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性别策略:民族文化资本化
作者:
王琛
出版日期:
2012年6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16615字
所属图书:
漂移的时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6.87-111
王琛
摘要:
本文介绍凯棠苗家人口流动“女性化”的原因,是女子拥有外在的民族标志:民族服装,它显示出的少数民族身份带来很好的市场利润和行商的便利。亦即在最初介入市场的时候,她们就找到了一条将民族文化向资本化转化的社会 “炼金术”。在随后的生意进程中,苗家女子所掌握的民族手工艺使她们能随市场的需要而进一步发掘民族文化的某些潜力,她们从小劳作所培养出的勤苦耐劳的品性使她们更能适应都市底层的艰苦生活,从而最大可能地积累资金输送回家乡。这些都是这个地区流出人口格局中,至今女性占据主要位置的原因。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女性劳动力
民族文化资本化
民族服饰
作者简介:
王琛:
相关报告
苗族女性服饰研究概述
日本老龄化社会与劳动力供给
性别视角下西部贫困山区的农户生计研究
寺尔沟村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填四川,下南洋——南方人口迁移概观
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及其分担机制
打工与种地:农业家庭分工中的性别关系
珠江三角洲外来劳动人口研究
移民时代的人类学研究
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一般规律
文章目录
女性为主的人口流动
1.凯棠村女性外出状况
2.凯棠村女性受教育程度
外出的性别策略
1.女子具有民族文化资本
2.明显的民族标识,使她们有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
3.民族手工艺的拥有者
4.现实的考虑
都市里的比较
1.“这里太臭了”
2.“男人总是太粗心”
3.“他们打牌,不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