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杜家剅村由来与演变
作者:
李松有
出版日期:
2018年4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3123字
所属图书: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10卷·村庄类第9卷·长江区域第2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4.41-54
徐勇
邓大才
摘要:
在水源丰富的平原地区,杜家剅作为一个自然村落,民众近水而居,因水而聚,又因水而分,不同时期村落原始形态呈现不同特点。直至1949年以后,因国家政权下沉和同构作用,杜家剅村才进入国家建制体制。本文从村名由来、村庄建制变迁、村庄形成与变迁等方面来介绍杜家剅村的演变。
关键词:
村庄建制
村庄现状
杜家剅村
作者简介:
李松有:
(1986~ ),男,广西桂林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潘家湾村的由来与演变
曲水村的由来与演变
张保村的由来与演变
塔湾村的由来与演变
雷河坝自然村的由来与演变
七鸭子村的由来与演变
祝家洞自然村的由来与演变
杜家剅村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杜家剅村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杜家剅村社会形态与实态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杜家剅村形成与变迁
杜家剅村诞生阶段:插台而居
杜家剅村扩展阶段:插台而居和购台而居
杜家剅村稳定阶段:施台而居和购台而居
·
第二节 村名的由来
·
第三节 杜家剅村的建制变迁
第四节 杜家剅村的现况
地理位置:村落合并
人口现状:增幅缓慢
人均收入:增速较快
耕地面积:土地细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