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雷河坝自然村的由来与演变
作者:
晏俊杰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字数:
21362字
所属图书: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14卷·村庄类第13卷·长江区域第6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8.435-466
徐勇
邓大才
摘要:
雷河坝自然村位于重庆市荣昌区清江镇,沱江支流濑溪河流经此地,形成一个“口袋”形的河坝区域。雷河坝自然村形成于明末清初,当时的川东地区在经历了长时期的战火洗礼之后,人烟稀少、田土荒芜。清朝建立之后,朝廷决定招募外省移民入川屯垦,这就是广为人知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徙运动。雷河坝的先民就是在这一次大迁徙运动中从湖北、广东等地迁到四川,他们通过“插占”的方式获得土地等生产资料,在此“落地生根”。雷河坝自然村最早为雷氏聚居地,后来随着土地买卖,外姓人不断迁入,此外,大量的佃客通过“写”田土迁入,此地逐渐形成一个杂姓聚落。
关键词:
村庄建制
村庄现状
雷河坝村
作者简介:
晏俊杰:
(1988~),男,汉族,河南省固始县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杜家剅村由来与演变
潘家湾村的由来与演变
曲水村的由来与演变
张保村的由来与演变
塔湾村的由来与演变
七鸭子村的由来与演变
祝家洞自然村的由来与演变
雷河坝自然村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雷河坝自然村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雷河坝自然村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雷河坝自然村的形成
湖广填川
雷氏“插占”
第二节 雷河坝自然村的村落社会结构
老地名的由来
“大房子”
姓氏与职业
第三节 雷河坝自然村的建制沿革
1949年之前的村落建制
1949年之后的村落建制
第四节 雷河坝自然村的当下现状
清江镇概况
河中行政村概况
雷河坝自然村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