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信心

作者:
孙秀林
出版日期:
2020年11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9580字
所属图书:
新社会群体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信心是指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物价、教育、社会保障、治安、食品安全、社会公平公正、就业和社会风气等宏观层面以及对个体的收入、住房、工作、健康、发展机会等微观方面的主观感受进行综合判断后得出的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和预期(李汉林、魏钦恭,2013)。从社会信心的影响结果而言,信心不足会降低人们的预期行为或者改变行为取向,社会民众总体的信心会出现不足或溃散,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前景。特定时期、特定群体的行为预期和社会信心状况会对其行为产生关键性影响,进而对社会发展形成积极或消极的后果(刘世定,2009)。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孙秀林: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现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上海大学数据科学与大都市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副主任、《社会》杂志副主编、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副主编等职务;有多篇学术文章分别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青年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上;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人口办等的多项课题;获得上海市“曙光学者”、“社科新人”称号,荣获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第四届“社会学优秀成果奖”。主要研究领域为基层治理、城市社会学、 空间社会学等; 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文章;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上海市教委项目等多项课题。

文章目录
社会信心的总体状况
  • (一)个体生活预期
  • (二)社会环境预期概况
不同新社会群体的社会信心
  • (一)性别差异
  • (二)户籍差异
  • (三)教育差异
  • (四)工作性质差异
  • (五)工作机构差异
  • (六)年龄差异
社会信心的影响因素
  • (一)社会保障
  • (二)社会交往
  • (三)社会网络
  • (四)社区因素
  • (五)邻里互动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