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青少年癌症患者意义治疗研究——以上海某医院骨肿瘤患者为例

作者:
华钦菡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6566字
所属图书: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 第3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基于意义治疗的基本原理,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对案主的初始评估,提出七个意义生成的主要途径: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回顾以往的愉快事件、体验当下的满足与幸福感受、探索以往的兴趣爱好、讨论愿望与想做的事情、挖掘经受疾病磨难中自我的力量、重视榜样的力量。笔者以这七个干预方式为内容设计个案工作服务方案,帮助案主提升自身生命意义感。研究表明,案主的生命意义感量表分数有很大的提升,意义治疗个案服务有效。最后,笔者提出了针对住院青少年癌症患者的个案工作实务模式,强调对于骨肿瘤青少年患者而言,相较于回顾生命历程,他们更注重对当下生活的体验和对未来的向往。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意义治疗骨肿瘤青少年患者

作者简介:

华钦菡:上海春晖社工师事务所社会工作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临终关怀、哀伤辅导和灵性社会工作。

文章目录
研究缘起
  • 1.研究背景
  • 2.具体研究问题
研究设计
  • 1.研究框架和进路
  • 2.具体研究方法
个案评估:问题和环境
  • 1.案主个人及家庭情况
  • 2.问题评估:骨肿瘤青少年生命意义的丧失
骨肿瘤青少年患者的生命意义寻求途径
  • (一)体验某件事或爱一个人
  • (二)创造和工作
  • (三)承受挫折与苦难
意义治疗介入骨肿瘤青少年患者的个案工作服务模式
  • (一)回顾以往经历、认识重要他人
  • (二)挖掘当下体验,给予幸福满足
  • (三)激发对未来的向往,建立替代目标
  • (四)开展家庭会议,建构爱的意义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