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征地拆迁博弈的基础框架

作者:
耿羽
出版日期:
2019年4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字数:
22594字
所属图书:
土地开发与基层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腾飞,主要依靠国内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土地实现成本优势,吸引外来的技术和资本。中国土地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灵活的弹性空间,政府可以低成本向投资者提供企业用地,亦能低成本地建设城市各种基础设施,前者削减了投资商的落地成本,后者形成一系列的投资配套,同样是吸引投资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地方政府土地征迁

作者简介:

耿羽:耿羽 福建福州人,社会学博士。现为福建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在CSSCI期刊发表20多篇论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社科规划项目3项,获得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福建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土地之于地方政府:经营性
  • 土地开发与国家发展
  • 土地开发与地方发展
第二节 土地之于村民:货币化
  • 农民如何看待征迁
  • 农民土地观念的变迁
第三节 地方政府与村民的博弈
  • 征迁中的矛盾
  • 地方政府的“经营性”
  • 地方政府和村民
  • 中央政府的调整
  • 媒体的参与
  • 第三方对博弈的影响
  • 博弈策略的升级:边缘政策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