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绪论
作者:
宋胜菊
胡波
刘学华
出版日期:
2016年3月
报告页数:
33页
报告字数:
31501字
所属图书:
中国公益基金会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03.10-42
宋胜菊
胡波
刘学华
摘要:
如何加强基金会的公开和透明?信息披露是一个重要的、无法回避的问题。“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信息披露有利于基金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有助于增强社会公众对非营利基金会的信心,提高社会公众的慈善意识,从而有利于推动整个慈善行业的发展,改善社会福利,对推进我国社会建设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基金会
信息披露
控制制度
披露标准
信息透明度
作者简介:
宋胜菊:
胡波:
刘学华:
相关报告
总结和结论
中国基金会信息披露现状及分析
国外和香港地区基金会信息披露
河南省慈善组织发展现状与展望
壹基金、天使妈妈遭质疑,公信力建设任重道远
《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办法》出台:“宽进严管”社会组织
环保组织呼吁沪港两交易所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专业转型下的内部治理改革
2013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
2014年度中国民间公益透明指数(GTI)报告
文章目录
研究背景
(一)我国基金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我国基金会的发展态势
(三)我国基金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文献回顾
(一)非营利组织与其外部环境
(二)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
主要概念界定
(一)慈善
(二)基金会
(二)信息
(三)信息披露
研究内容
(一)基金会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分析
(二)中国基金会信息披露现状及分析
(三)国外和香港地区基金会信息披露经验
(四)提升我国基金会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
·
主要观点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
贡献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