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社会工作案例
老龄化研究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数字社会与智能治理
首页
>
文章详情
回归社会的科学概念
作者:
马中麟
郑芷法
童振耀
出版日期:
1992年8月
报告页数:
6页
报告字数:
4209字
所属图书:
中国回归社会问题研究文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08.8-13
王鑫宝
梅岩清
贾关良
摘要:
当前,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的心理行为表现及社会处遇,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刑释人员回归社会问题既是法学研究的对象,又属社会学研究的范畴。对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概念给予科学的定义,则是这两门学科共同的、而且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科学概念的定义又为服刑者接受劳动改造后重新回归社会的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
回归社会
劳动改造
科学概念
刑满释放人员
奉公守法
作者简介:
马中麟:
郑芷法:
童振耀:
相关报告
略论我国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的历史发展
内蒙地区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状况及思考
浅谈劳改工作的“向后延伸”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新犯罪的面面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回归人员安置帮教制度——中外刑满释放回归社会问题比较研究
“三个延伸”与回归社会问题
当前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新情况、新特点、新对策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回归社会初探
浅议改革与回归社会的新问题
改革与回归的相关刍议
文章目录
·
一
·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