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导论 浙江社会建设与“中国梦”

作者:
陈光金 杨建华
出版日期:
2015年8月
报告页数:
33页
报告字数:
26908字
所属图书:
中国梦与浙江实践·社会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三个基本内涵,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追求的远大理想。浙江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开掘本地各种资源,尤其是地方社会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省域经济总量全国各省区(不含直辖市)第一,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居全国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全国也是最小的。在地方经济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基层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城乡居民和民间社会组织,上下联动,广泛参与,探索创新,在初步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推动社会现代化,现代社会建设成就显著,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创效、逐步完善,从社会发展维度为“中国梦”在浙江的逐步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为“中国梦”在全国逐步实现提供了真正嵌入鲜活的社会生活实践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作者简介:

陈光金:

杨建华: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主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等研究,长期主编《浙江社会蓝皮书》,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求是》《天津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等报刊发表了150余篇学术论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杂志转载。学术著作《社会化小生产——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经验中国:以浙江七村为个案》《分化与整合——一项以浙江为个案的实证研究》先后获浙江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文章目录
·社会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社会结构调整和社会组织发展
·加强和改善民生工作
·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社会治理创新与“平安浙江”建设
“中国梦”之浙江实践的动力、路径与机制
  • (一)先天比较薄弱的基础条件既是浙江人民生存发展的压力,也是促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动力源泉
  • (二)独特的浙江精神为浙江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内在动力源泉
  • (三)各级党委政府的开明执政和科学行政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
·“中国梦”之浙江实践的地方性知识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