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经济形态的双重构造

作者:
谢立中
出版日期:
2012年4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8117字
所属图书:
社会发展:理论·评估·政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这一切社会关系中,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即生产关系,又是其余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91页。这个由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构成的,作为社会其他关系之现实基础的社会经济结构,按照列宁的定义,就叫做“社会经济形态”。

关键词:

经济

作者简介:

谢立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文章目录
·两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 不同经济形态的内容
·从马克思到今天 两种生产关系思想的源流
·劳动和占有 经济形态双重构造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