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农民工适应力的类型学分析

作者:
戴烽
出版日期:
2010年9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字数:
23881字
所属图书:
农民工人力资本培训评估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具有二元身份的城乡迁移者农民工在面临全新的城市环境时,需要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社会心理上做出调适,从而适应他们所处的生存环境。本章将农民的适应力界定为:面对环境变化,农民工主动调适自身心理及行为方式,积极融入城市生活的能力。农民工的适应力既包括其心理上的主动适应意愿,也包括其客观上拓展生活空间的现实行动。本章我们将从农民工适应力的角度来解析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并借助社会资本的概念来探讨农民工人力资本培训。
关键词:

农民工适应力类型学

作者简介:

戴烽:中华人力资源研究总会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心理学硕士,传播学学士。具有16年的高校教学经验,先后担任过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类课程的教学,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我国农民社会地位提升的传媒途径》、《电视传媒对农民政治生活影响的双重性分析》、《高等教育的“马太效应”与弱势群体的社会流动》、《群体心理效应与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家空间——公共空间的起点》、《公共精神的人文视界》、《家文化视角下的公共参与》、《北京奥运的参与期待与“家文化”》等论文三十余篇;主持三项、参与十余项省级课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重点项目三项,担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韩国跨国移民的社区比较研究》第二主持人。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适应策略的分类
  • 适应型
  • 退避型
  • 屈从型
第二节 适应力构成的主客观要素
  • 主体适应度
  • 社会支持度
  • 主体适应度对社会支持度的影响
第三节 适应策略对适应力的影响
  • 因应适应型农民工的适应力
  • 退避型农民工的适应力
  • 意愿屈从型农民工的适应力
  • 不同适应类型农民工的社会支持比较分析
第四节 人力资本性别差异与适应力对收入的影响
  • 两性间的收入差异
  • 两性间人力资本的差异
  • 两性间的适应力差异
  • 资本不平等对收入的影响
第五节 提高农民工城市适应力的建议
  • 破除身份权利论,体现市民化
  • 消除心理落差感,理想现实化
  • 解决就业歧视,权益法制化
  • 提高收入水平,投入回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