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以机构为本的康复社会工作

作者:
德阳市残联-香港红十字会康复及假肢中心社会康复服务部社工团队 齐华栋
出版日期:
2013年5月
报告页数:
53页
报告字数:
32249字
所属图书:
灾害康复社会工作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过去,德阳中心在内地的康复服务方面进行了一种另类模式的实践。面对未来的持续发展,德阳市残联将与德阳市红十字会 及东汽医院合作,提供德阳中心的一站式康复服务,需要进一步克服在资金、专业接班、领导、专业性的差异等方面的限制, 才可以稳妥地顺利进行本土化,维系中心的服务。
关键词:

社会工作灾后重建社工服务人道主义社会康复

作者简介:

德阳市残联-香港红十字会康复及假肢中心社会康复服务部社工团队:张波,社工,西南石油大学社会工作本科毕业,从事社会工作超过2年;李春燕,中级社工师,济南大学社会工作本科毕业,从事社会工作超过5年,兼读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中国)课程;夏中梅,中级社工师,济南大学社会工作本科毕业,从事社会工作超过3年;袁菊芳,中级社工师,四川乐山师范学院社会工作本科毕业,从事社会工作超过3年;黄坚仪,香港注册社工,获得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文凭及社会工作学士(荣誉)学位,在香港从事社会工作超过20年,在四川工作也接近4年。

齐华栋:齐华栋,山西阳泉人,四川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副主任、讲师。武汉大学社会工作学士,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中国)。现为香港理工大学“四川5·12灾后重建学校社会工作项目”映秀小学社工站督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社会工作、康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督导等。

文章目录
机构服务的背景
  • 香港红十字会
  • 德阳市残联-香港红十字会康复及假肢中心
重要的理念及概念
  • 人道主义(Humanity)
  • 系统理论
  • 社会融合
  • 全人康复
  • 跨专业合作
介入模式
  • 机构为本 “全人模式的一站式康复服务”
  • 从中心到社区 “参与式的社会康复”
  • 义工发展
操作步骤及实务示范
  • 跨专业的合作机制
  • 个案服务
  • “参与式的社会康复”
  • 义工发展
反思与改进
  • 成功要素
  • 德阳中心一站式康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总结
  • 附 个案服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