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地震伤残人员的社会康复

作者:
陈涛 赵一红
出版日期:
2020年6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2248字
所属图书:
社会工作教学案例精选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是地震伤残人员社会康复的社会工作案例。首先,本文介绍了案例的背景,阐述了社会工作介入的价值理念,分析了地震伤残人员服务对象的需求及行为。其次,本文介绍了社工介入模式与方法,即以发展性社会工作作为理论模式的指引,具体运用以“生计互助小组”为中心的综合式工作方法,来帮助服务对象“团结起来、自力更生”,实现持续的社会康复和发展。最后,本文总结了服务过程及互动情况以及服务的效果。
关键词:

社会工作教学案例地震伤残人员社会康复

作者简介:

陈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

赵一红:赵一红 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9月~2003年9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法社会学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法学院院长,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发展社会学。近年来主持有欧盟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等。主要著作有《东亚模式中的政府主导作用分析》、《中国村民自治制度中自制规章与国家法律关系研究》、《社会工作与党的执政能力关系研究》和《我国城市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状况分析》;主要论文有《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人民观》、《浅论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价值中立问题》、《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与东方社会结构》、《宏观与微观双重视角下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路径选择》和《我国本土化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研究》等。

文章目录
·案例背景
介入的价值理念
  • (一)优势视角
  • (二)增强权能
  • (三)社会支持
  • (四)综合可持续
服务对象的需求及行为
  • (一)身体的持续康复
  • (二)心理情感慰藉
  • (三)社会交往和支持
  • (四)生计恢复和发展
  • (五)社会参与和自我实现
·社工介入模式与方法
服务过程及互动情况
  • (一)第一阶段:小组的组建
  • (二)第二阶段:小组工作
  • (三)第三阶段:社区组织工作
  • (四)第四阶段:开展生计互助行动
·服务效果
案例使用说明
  • 教学目的与用途
  • 启发思考题
  • 分析思路
  • 理论依据与分析
  • 分析要点
  • 建议的课堂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