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雅支系的织锦工艺因其地域环境及社会条件而具有不同于其他傣族支系的独有特质,近年来这种特质的边界却产生了日益模糊的趋向,其工具、制作流程、艺术审美及社会功能开始融汇了傣泐支系及现代文化的各种元素,这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干预密不可分。以上偶然情境中,傣雅的织锦作为整体文化图示的一部分以历史的方式在实践中被再生产和重新评估,历史与现实并接意义下社会关系的分立和织锦者的意志不断推进着傣雅织锦工艺文化的变迁。
结构历史与现实傣雅织锦变迁
金少萍: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77级)。现就职于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任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受聘为日本东京女子大学、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研究。出版个人专著2部、译著2部,分别在《民族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
王璐:王璐,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西部研究基地)讲师,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博士。
JinShaoping:
Wang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