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经济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体制的差别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1957)将人类的经济生产方式划分为互惠经济、再分配经济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见面,价格和货币是其联系的桥梁;再分配经济的特征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不直接联系,各种资源由政府按照权利关系进行分配;而在互惠经济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也直接见面,但是联系的桥梁是礼物和信任。李新春(2000)从契约安排的角度将经济活动中的契约形态分为原始契约、命令契约和法律契约。原始契约是靠血缘或非血缘社会关系网络来规制的契约;命令契约是靠权力来规制的契约;法律契约是靠第三方(法院)强制性来规制的契约。卿志琼(2002)从秩序的角度将经济秩序划分为计划秩序、市场秩序和关系秩序。计划秩序是人为设计的秩序,依赖外在的权威来维持;市场秩序是自发性的秩序,依赖各种主体自发遵守秩序;关系秩序源于传统的礼治秩序,依赖建立在血缘、地缘、业缘基础上的关系网络来维持。以上学者的研究虽然切入问题的角度和分类方式不同,但其结论基本上是相似的。互惠经济、原始契约、关系秩序都与社会关系相连;再分配经济、命令契约、计划秩序都与政府权力关系相连;而市场经济、法律契约、市场秩序都与市场关系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