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以爱为本,发展社区精神康复事业——“中德精神康复中心”专题研究报告
作者:
何晓玲
出版日期:
1998年9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1542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报告(199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09.302-318
朱勇
时正新
摘要:
“中德精神康复中心专题研究”是民政部科研课题“中国社区康复发展模式研究”的子课题。文章主要介绍了课题成果。文章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其次,回顾了“中德精神康复中心”的产生发展过程并分析了社会意义。第三,介绍了中德精神康复中心的治疗方法、康复原则及组织结构。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关键词:
研究报告
精神康复事业
社区康复事业
作者简介:
何晓玲:
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室主任副研究员
相关报告
中国社会形势研究25年记述
日本农协考察报告
日本农协社会福利事业的建立与发展研究报告
关于政府内部上下级谈判研究的几点想法
宁波市和谐促进会报告
1998~199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
1998~1999年:中国就业、收入和信息产业的分析和预测
1998~1999年:中国住宅建设与住房制度改革
1998年:中国农民状况报告
1998~1999年: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状况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中德精神康复中心”产生的现实背景
二、“中德精神康复中心”的产生发展过程及社会意义
1.政府始终扮演了主导的角色
2.在资金和人力资源的筹集和储备上,走的是一条社会化和多元化的道路
3.在组织和管理形式上采取了一种新的符合社会改革潮流的方式
三、中德精神康复中心的治疗方法、康复原则及组织结构
①融洽、和睦、平等的医患关系和充满人情色彩的医院氛围
②寓疗于教、寓疗于乐、寓疗于工的康复手段和回归社会,重返正常生活的康复原则
3.“预防治疗康复就业回归”的一体化康复构想和社区服务实践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