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日本农协考察报告

作者:
杨团 孙炳耀 毕天云
出版日期:
2008年8月
报告页数:
31页
报告字数:
24028字
所属图书:
社会政策评论(第二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07年3月和12月,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办事处的资助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组团两次出访日本,专题考察日本农协,访问了农林中央金库,日本“全国农业者农政运动组织连盟”(简称全国农政连),九州八女市、久留米市、福岗市、千叶县富里市、长野县佐久浅间市的农协机构及相关大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现将考察情况和相关思考择要报告如下。

关键词:

研究报告日本农协

作者简介:

杨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现任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监事长、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理事长、北京农禾之家农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等职。国家民政部特邀咨询专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专家组成员。获评“2013CCTV年度十大慈善人物”“责任中国2014年公益盛典”年度致敬大奖,《中国慈善家》杂志“2015年度中国十大社会推动者”“2018年度中国十大社会推动者”“2020年度十大公益人物”,《南风窗》杂志2018年“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2019年获评“中国慈善公益品牌70年70人”代表人物。2021年进入“2021中国品牌女性500强”,获评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1十大公益人物奖。担任《当代社会政策研究》(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社会政策国际论坛年度论文集2005~2017)和《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2022)的主编;《综合农协:中国“三农”改革突破口》(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综合农协研究组年度研究报告论文集2013~2021)的主编主撰。长期致力于社会保障、慈善公益与非营利组织、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社区公共服务、老年人长期照护等领域的政策研究,曾多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重点课题以及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出版多部专著、发表150多篇论文及研究报告,曾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及多项省部级研究优秀成果奖。主要专著有《社区公共服务论析》(独著)、《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选择》(第一著者)、《21世纪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之路》(第一著者);主要论文有《社会政策研究范式的演化及其启示》《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保障探索》《探索第四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第三条道路》《中国长期照护的政策选择》《此集体非彼集体——为社区性综合性乡村合作组织探路》《30年集体经济改革启示录:乡村发展必由之路》等。

孙炳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理事,研究方向:社会保障制度。

毕天云:男,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理事,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学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哲学与政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学和社会政策的教学与研究,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福利、社会政策和社会保障,代表性成果有专著《社会福利场域的惯习:福利文化民族性的实证研究》,学术论文《社会福利的文化透视:观点与简评》、《构建相对独立的农村社会政策体系》。

文章目录
日本农协发展的历史
  • (一)“农业产业组合”阶段(1900~1936年)
  • (二)“农业会”阶段(1937~1948年)
  • (三)“农业协同组合”阶段(1947~ )
日本农协的组织与事业
  • (一)农民入会
  • (二)农协的组织架构
  • (三)农协兴办的各项事业
·日本农协的财务状况
·日本农协的发展趋势
日本农协的基本经验
  • (一)法律保障
  • (二)政策支持
  • (三)政府主导
  • (四)地方自主
  • (五)农民参与
  • (六)农民教育
  • (七)人才培养
  • (八)时机选择
  • (九)基本理念
  • (十)功能扩展
中日农村组织比较中的若干思考
  • (一)组织小农进入现代化的方式探索
  • (二)单一经济功能与综合功能
  • (三)农民组织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
  • (四)农民组织自下而上的功能和权力建构
  • (五)国家与农民组织的关系
  • (六)从学术上深化研究日、韩以及中国台湾的农协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