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儿童政策进步指数

作者:
王振耀 高华俊 柳永法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42页
报告字数:
33943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政策进步指数报告(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经过“十二五” 期间的努力,中国建立了孤儿生活保障补贴制度并向更多儿童扩展,儿童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制度保障,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保障功能逐渐消解,家庭保障功能不断弱化,儿童的需求呈现多样性的特点。贫困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流浪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等,分别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并且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这些困难也在不断变化。我国儿童福利制度已基本满足儿童生存需求,正进入为满足儿童保护需求,优化国家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等系列儿童福利制度的新阶段。本文主要从我国儿童政策进步指数指标体系以及省份排名情况及其特点等方面,总结了我国儿童政策面临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儿童政策儿童福利体系儿童权益保障儿童政策进步指数

作者简介:

王振耀:男,生于1954年,河南省鲁山县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原司长,博士、教授。致力于公益慈善、儿童福利和养老服务研究。联合发起“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参与筹建中国农村直接选举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四级响应体系,在汶川地震救灾过程中首创“一省帮一重灾县”对口支援模式,参与了孤儿津贴、老年人高龄津贴等多项国家基本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工作。1982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系,获法学硕士学位;1999-2000年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获行政管理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著有《迈向法治型选举的历史逻辑》、《村民自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村民自治前沿》、《善经济论纲》《重建现代儿童福利制度: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14)》等。主要从事公益与慈善、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应急管理和社会救助等方面的研究。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杰出人物”。

高华俊: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管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1982年-1987年攻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87年至1990年攻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硕士学位。2005年至2009年攻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学位。曾任民政部救灾救济司社会救济处处长、最低生活保障司城市处处长、社会救助司农村处处长等职。研究领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发表过《农村社会救助的历史传承与发展进路》《2006-2010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发展报告》等多篇论文。

柳永法: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政策研究专员

文章目录
中国儿童政策发展形势与挑战
  • (一)中国儿童政策全面转型升级
  • (二)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儿童福利体系亟待建立
·中国儿童政策进步指数指标体系
中国儿童政策进步指数2012~2014年省份排名
  • (一)2012年中国儿童政策进步指数省份排名
  • (二)2013年中国儿童政策进步指数省份排名
  • (三)2014年中国儿童政策进步指数省份排名
中国儿童政策进步指数2012~2014年省份排名的三个特点
  • (一)东部地区儿童政策走在全国前列,浙江、北京稳居前二
  • (二)整体排名较稳定,吉林、四川等4个省份排名持续升高
  • (三)湖北、安徽等中西部省份指数排名显著高于其人均GDP排名
中国儿童政策进步指数单项三级指标突出省份
  • (一)青海、新疆在儿童生活保障上排在全国前列
  • (二)山西和东北地区在各教育阶段学校平均生师比排名中走在全国前列
  • (三)陕西在医疗健康指数省份排名中稳居第二
  • (四)湖南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建设优势突出
省级儿童政策创新度排名与特点
  • (一)省级儿童政策创新度排名
  • (二)省级儿童政策创新度特点
中国儿童政策五大发展趋势
  • (一)儿童政策将持续稳步发展
  • (二)儿童保护将成为现代儿童福利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 (三)儿童生活保障津贴将惠及更多儿童及其家庭
  • (四)民办力量将成为教育事业发展重要增长点
  • (五)儿童医疗将更精准化与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