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同城共乐 共享阳光——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采取多种方式关爱来沪青少年成长
作者:
范惠娟
出版日期:
2012年1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0951字
所属图书:
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1.329-341
周海旺
卢汉龙
摘要:
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是一个为青少年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非营利机构。自2004年成立以来,机构以“更新励志构建和谐,全人关怀成长青年,秉持专业追求卓越”为使命,本着“工作专业化、专业项目化、项目品牌化、品牌社会化”的项目运作思路,在实践中形成并总结了一系列关爱来沪青少年成长的特色工作手法,实现了从预防、治疗到康复的结合;个体、家庭、学校与社区的结合;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结合,取得丰硕成果及经验。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工作问题和矛盾,需要应用整合型的工作方法来不断提升服务的品质。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来沪青少年
阳光中心
项目运作
作者简介:
范惠娟:
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副总干事
相关报告
资源筹集和项目运作
“幸福感”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的新方向——以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为例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路径分析及对社会工作教育的启示——以专业化运动理论为视角
精神分析理论的百年发展及其反思
社会工作与社区共同体的构建——关于上海某社区FLY青少年俱乐部的案例研究
残疾人家庭抗逆力的多重表征与社会工作实践路向
社会工作对灾后社会建设的作用研究——以绵竹市清平乡为个案
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
北京市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社会服务调查研究
2019年“社工+慈善”融合发展的广州实践
文章目录
背景及简介
1.来沪青少年工作的开展背景
2.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简介
方法及经验
1.方法
2.经验
问题及策略
1.存在的问题
2.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