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关于朝阳区农村社区“三社一体化”模式的研究

作者:
连玉明 朱颖慧
出版日期:
2016年11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9851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No.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随着朝阳区农村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新建社区大量增加,农村原有的居住格局被打破,非北京户籍购房人员、市区外迁人员、农村搬迁人员聚集组合为新的社区,原有的熟人社区逐步被陌生人社区所取代,社区普遍存在着居民相互间情感冷漠、对社区的认同度不高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朝阳区结合农村城市化发展实际,通过在农村社区推行“三社一体化”项目建设,有效缓解了当前农村社区存在的问题,推动了农村社区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

农村社区居民自治三社一体化

作者简介:

连玉明:博士、教授。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2001年,创办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科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担任北京2008年奥运功能区发展规划首席规划师、北京奥运中心区环境建设总规划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奥运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顾问。提出的“城市价值链理论”被誉为世界三大竞争力理论之一。代表作为《城市的觉醒》《城市的战略》《城市的智慧》“新城市主义三部曲”等。2014年,创办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任贵阳市委市政府首席战略顾问、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数权法研究中心主任。代表作为《块数据》《数权法》《主权区块链》“数字文明三部曲”和《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1~No.5)等。主编出版的《数典:大数据标准术语体系》和《大数据百科术语辞典》是全球首部全面系统研究大数据标准术语的多语种智能化专业工具书。现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副主席。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称号。

朱颖慧: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城市竞争力评价、城市群与区域一体化、城市公共管理、特大城市人口发展、文化战略、基层党建等方面研究。曾主持多项城市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和咨询。主持了SARS公共卫生安全应急联动机制、奥运期间公共卫生风险防范及应急管理、奥运期间大型商业场所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汶川大地震应急救援、特大城市人口调控指标体系、朝阳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等重大课题研究。主编、出版了《中国城市十一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奥运模式》《中国社会管理蓝皮书No.1》《中国社会管理蓝皮书No.2》《中国社会管理蓝皮书No.3》《中国社会管理蓝皮书No.4》《昆明提升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昆明城市综合竞争力对比研究》等。

文章目录
朝阳区农村社区“三社一体化”建设的背景
  • (一)朝阳区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
  • (二)朝阳区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 (三)现有农村社区治理模式的不适应
朝阳区农村社区“三社一体化”项目建设实践
  • (一)支持体系——以社区为基础,提供各项服务
  • (二)工作体系——发展社工和社会组织,推动社区建设
  • (三)评估体系——完整有效的项目评估机制
朝阳区“三社一体化”项目建设的创新点
  • (一)从管理到服务——坚持专业社工引领,促进社区多元治理
  • (二)从被动到主动——突出居民需求导向,增强居民主人翁意识
  • (三)从外部引进到本土挖掘——着力培育一批本土化的社会组织
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社区“三社一体化”项目建设的建议
  • (一)以文化服务为引领,增强社区居民家园意识
  • (二)以“四有”标准为基础,推动社区建设有序发展
  • (三)以多种方式为引导,吸纳年轻力量广泛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