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焦虑”是指广泛弥漫在社会成员当中的一种紧张心理,是由社会中的不确定因素(如竞争、社会变迁、改革、社会中的不安全因素)引起的担忧心理。本研究试图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视角,采用自编社会焦虑问卷、基本信息问卷,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应对方式问卷、压力知觉量表等标准化的心理学量表,随机从北京市的社区中调查了1093名18~63岁的北京居民,以考察北京居民社会焦虑的现状、来源和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果:
第一,北京居民的一般焦虑症状得分远高于中国常模,轻度及以上的焦虑发生率高达61.44%。
第二,北京居民存在显著的社会焦虑,对社会生活中的多种不确定因素有显著的担心。其中,环境与安全焦虑、生存焦虑最为突出。
第三,社会焦虑依不同的人口学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呈现显著的群体差异:①女性的社会焦虑显著更高;②31~50岁群体的社会焦虑显著更高;③机关、企事业单位一般职员的社会焦虑最高;④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者的社会焦虑显著更低;⑤小家庭人均拥有产权房面积达到一定标准,社会焦虑会显著降低;⑥小家庭规模越大,社会焦虑显著更高;⑦上班交通时间越长,对交通的焦虑越高。
第四,个体的身心因素对社会焦虑有一定影响:①身体状况越不好,对国家发展和政策制度的焦虑以及生存焦虑(尤其是对医疗的焦虑)越高;②积极和消极应对策略的运用程度显著正向预测社会焦虑的程度。
总之,北京居民的焦虑普及度很高,社会焦虑也显著存在,并受到各种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社会经济特征(职业、经济和住房情况、小家庭人数)和身心特征(如身体状况、积极和消极应对)的影响。本研究的结果可为进一步的社会焦虑监控和干预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