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余家桥村落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作者:
李华胤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
报告页数:
123页
报告字数:
127143字
所属图书: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9卷·村庄类第8卷·长江区域第1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传统时期,余家桥自然村虽处丘陵与平原的交界地带,但是域内可耕种的水田较多,产权家庭私有的土地较多,村民多以农耕为主,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由此也形成了以家庭为核心的分配、消费、交换与财产继承;由于距离县城枝城、枝城港较近,余家桥市场发达、外出便利,农闲之时,很多村民前往枝城、枝城港、松滋等地做工,或经营小买卖,以贴补家用。本文从人与土地、产权、经营、交换、分配、消费、继承等方面的关系来介绍余家桥村落经济变迁及经济实态。
关键词:

村庄经济经济变迁余家桥

作者简介:

李华胤:男,湖北南漳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生,主要研究乡村治理。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人与土地、生产能力
  • 人与土地的关系
  • 人与生产能力的关系
第二节 产权与产权关系
  • 土地产权概况
  • 土地买卖关系
  • 土地租佃关系
  • 土地典押关系
第三节 经营与经营关系
  • 经营单位:“一家一户”
  • 家户独立经营权
  • 经营过程:分工与投入
  • 经营与合作
  • 经营与市场
第四节 交换与交换关系
  • 村内交换及其关系
  • 村外“赶街”及其关系
  • 借钱与贷钱
  • 农户之间的交易及其关系
第五节 分配与分配关系
  • 分配单位
  • 分配决策
  • 分配内容
  • 分配关系
第六节 消费与消费关系
  • 消费决策
  • 消费活动
  • 消费习惯
  • 消费关系
第七节 继承与继承关系
  • 财产继承权
  • 继承物及其继承关系
  • 分家与分家关系
  • 一般继承及其关系
第八节 村落经济变迁
  • 1949年之前的传统经济形态
  • 1949年之后的传统经济形态变迁
第九节 村落经济实态
  • 产权
  • 生产经营
  • 家庭分配
  • 市场交换
  • 家庭消费
  • 家庭财产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