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区域差异视角下的中国农村光棍研究
作者:
刘成良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
报告页数:
29页
报告字数:
20591字
所属图书:
南北中国:中国农村区域差异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2.242-270
贺雪峰
摘要:
中国农村区域差异呈现的诸多现象是将一个原本纵向时间轴上发生的变化呈现在了横向的时间轴上面。近代以来,中国发生了并且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这种变化打破了维持千年的传统农村社会结构。如何认识变迁中的中国农村,华中乡土派以贺雪峰为代表的学者基于经验调查,提出了区域差异的视角,通过建构宗族型、小亲族型、原子化型三种理想类型,为认识复杂转型中的中国农村提供了一个坐标谱系。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刘成良:
相关报告
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
再论中国农村区域差异——一个农村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
家庭继替的区域类型差异
中国农村分家模式的区域差异
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区域差异
乡村社会面子观与面子竞争的区域差异
仪式性人情的区域差异研究
农民自杀的区域差异研究
老年人地位变迁的南北差异研究
中国农村生育模式的区域差异分析——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
文章目录
·
既有理论研究
·
出生人口性别比、生育文化的区域差异
代际关系、代内关系与光棍形成的区域差异
(一)华南宗族型地区
(二)华北小亲族地区
(三)中部原子化地区
(四)小结
光棍社会生活的区域差异
(一)华南宗族型地区
(二)华北小亲族地区
(三)中部原子化地区
·
全国婚姻市场的形成与流变中的区域差异
·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