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退耕还林政策的地方实践研究总结与讨论

作者:
钟兴菊
出版日期:
2018年6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27667字
所属图书:
退耕还林政策的地方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一项全国性的旨在改善生态的退耕还林工程通过科层体制下的层层委托-代理实践以及村民策略性行动选择的共同作用形塑了政策特殊实践形态。本研究重点从微观视角揭示基层政府、村委会以及村民在退耕还林政策基层执行中的复杂过程与实践逻辑及其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实际影响。虽然当前中国政府大力投入环境保护并建立了一系列比较完善的环境政策体系,但仍然面临环境“治理失灵”等困境,这为本研究重点关注环境政策的执行过程提供进一步探究的空间与契机;同时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不同政策执行主体角色与功能变迁以及互动关系演变,有利于对政策地方变通执行的合法性认同以及适应性影响进行拓展性分析。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研究总结政策实践形态

作者简介:

钟兴菊:1985年生于重庆,社会学博士,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社会学、社会政策及社会工作。在《公共管理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中国青年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多项课题,包括国家社科(青年)基金、民政部和重庆市等项目。

文章目录
研究总结
  • (一)环境政策基层变通执行对政策实践绩效的意义
  • (二)环境政策变通执行过程与主体的互动实践逻辑
  • (三)环境政策基层变通执行过程的特点
  • (四)环境政策基层执行过程研究的启示
进一步讨论
  • (一)环境政策变通执行的一般意义探讨
  • (二)理论资源与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局限
  • (三)研究发现的意义与局限
  • (四)进一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