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民族学学科设置叙史与学科建设的思考——兼谈人类学的学科地位
作者:
郝时远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报告页数:
39页
报告字数:
34515字
所属图书:
民族学如何进步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5.100-138
祁进玉
王延中
摘要:
对民族学学科史的“重新证实”,几乎见诸所有解读民族学是什么的论著、论文、文章之中,而且不可避免地与人类学相交集。既然这种“重新证实”已经成为“行规”,故本文在以民族学的学科设置为主题的讨论中,也不可避免地会追溯学科史的一些背景。中国学界对民族学的学科解读,首推90年前蔡元培先生的《说民族学》一文。而随后出现、延续至今的“重新证实”,虽然不断丰富和完善着民族学的学科发展史,但是就学科认知的基本范畴而言,亦鲜有出其右者。
关键词:
学科建设
人类学
民族学
学科设置
作者简介:
郝时远:
相关报告
何明教授谈个人学术历程及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发展
民族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民族研究与宗教研究的实践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实录
21世纪国内有关维吾尔族女性的研究
ethnohistory在二战后美国学界的兴起——西方历史人类学研究范式形成的一种表征
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人类学与民族学的若干问题
黎族互助组织中的关系分析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历史与展望
媒介接引对文学人类学学科发展的贡献
“术”“道”并置:中国文学人类学学科建设研究概况(1988—2019)——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文献的实证分析
文章目录
·
蔡元培对民族学的学科定位略说
·
民族学相当(等同)于文化人类学之说
·
“剪不断、理还乱”的学科互渗
·
中国科学体系中的民族学与人类学
·
民族学的学科“母体”萎缩问题
·
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