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世纪前期中国民族分类学知识谱系的进展及其影响

作者:
祁进玉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21919字
所属图书:
民族学如何进步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主要基于20世纪前期国内外学界有关中国民族分类学知识谱系的文本分析,并大致梳理了关于“民族分类”的种种表述及其衍生的学术意义和持续影响力。同时,本文也将西方学术界对于中国民族问题研究中存有的若干误区加以针对性分析和回应,以期进一步明晰西方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实质及其目的。
关键词:

民族平等知识谱系民族分类学民族地位

作者简介:

祁进玉:土族,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民族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理事。2010年韩国庆南大学极东问题研究所访问学者、2012~2013年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2014年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海外研究学者。出版专著《历史记忆与认同重构:土族民族识别的历史人类学研究》《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等3部,编著《文化研究导论》,主编《东北亚民族文化评论》(第1~6辑)、《中国的民族识别:主位视角与客位评述》等学术论文集9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科技部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1项、省部级项目6项。

文章目录
·研究缘起
·20世纪早、中期中西方学者对中国民族的分类谱系
·民族分类法对中国民族识别的影响
·结语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