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技术实践的结构性特征——基于对长岛木帆船技术效益的研究

作者:
徐霄健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5160字
所属图书: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2019年卷 总第7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研究把长岛木帆船这一技术化工具作为分析单位,试图采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中结构性特征这一概念,从技术实践的视角,去分析长岛木帆船的技术实践对传统渔村社会带来的影响。由于技术实践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技术本身又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可缺少的资源。所以,研究发现,技术实践特质、技术应用的社会情境和技术应用的方式都是技术与社会互动的结果。长岛木帆船作为一种技术实践的生产工具,它的实践功能可以通过嵌入渔村社会经济系统和社会组织系统的建构中,产生一种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技术效益或技术红利。而这种技术效益又为社会组织的自我生产和管理提供了新的劳动分工原则、权力分配体系、职业阶层关系、人口流动模式以及产业发展方向,在这些领域中技术实践能够通过具有特定社会功能的等级制度、不平等的收入分配制度、价值规范和制度化的组织方式建立一种“合法性”的行动,进而促进社会系统的重复再循环的过程,以实现技术行动主体与地区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合理运作模式。最终,技术行动主体会不断巩固和维护特定社会形态建构的结构性原则。

关键词:

技术实践结构性特征技术效益长岛木帆船

作者简介:

徐霄健:徐霄健,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社会学。

文章目录
技术实践的规律符合社会结构性特征
  • (一)技术实践的特质
  • (二)技术应用的社会情境
  • (三)技术应用方式
技术实践对社会经济系统建构的效益
  • (一)产业分隔
  • (二)劳动分工
  • (三)职业分化
  • (四)收入分层
技术实践对社会组织系统建构的效益
  • (一)巩固使动性权利和制约性权力
  • (二)维护群体的阶层地位和角色关系
  • (三)创造人口流动和社会互动的机会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