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船承”与“智造”:论长岛木帆船制造技艺的传承路径

作者:
徐霄健
出版日期:
2018年6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626字
所属图书: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2018年卷 总第6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长岛木帆船制造技艺经历了从“技艺”到“记忆”的功能转变,在现代社会中,其发展面临着不适应现代产业以及现代人的消费需求的困境。作为一种公共文化资源,长岛木帆船制造技艺如何在原有的价值基础上创造出现代产业的经济价值,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基于文化消费理论,木帆船制造技艺未来传承与保护最主要的两个层面就是“船承”与“智造”。这两个层面能够激发木帆船制造技艺的象征性功能,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时代价值。这两个层面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如果仅强调“船承”层面的发展会丧失木帆船制造的活力和发展潜力,这样不仅显示不出传承的意义,同时也体现不出传承的价值。另外,如果仅强调“智造”层面的发展,会使发展缺乏足够的内容支撑,只有为了发展而发展的空头口号。因此,在对木帆船制造技艺进行保护的时候,需要这两个层面协调并进,以此开拓长岛木帆船制造技艺保护与传承的新坐标、新方向,进而使其能够实现从现实的保护困境到发展目标质的飞跃。

关键词:

长岛木帆船制造技艺传承路径

作者简介:

徐霄健:徐霄健,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社会学。

文章目录
长岛木帆船制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 (一)有关政府部门对木帆船制造技艺保护的发力
  • (二)民间力量对木帆船制造技艺保护的三种形式
·木帆船制造技艺传承的两个层面的解读:从现实到实现
木帆船制造技艺的开发困境与保护难题
  • (一)生产作坊小导致其自身发展缺乏“土壤”
  • (二)传承主体减少导致其生存发展存在“危机”
  • (三)传承意识淡薄导致其文化自觉处于“被动”
  • (四)资金投入不足不全导致市场开发“缺氧”
  • (五)文化政绩化现象导致其传承滞留“表层”
木帆船制造技艺“船承”与“智造”的实践操作
  • (一)“船承”层面
  • (二)“智造”层面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