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缅跨境区域傣族乐器“光邦”的变迁与当代传承(2013~2017)

作者:
金红 朱杰
出版日期:
2018年6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10299字
所属图书: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第25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仰文化形态中共享的寺院大鼓,在物缘、神缘、语缘跨境互动中,为适应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支那乡支那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存空间变化,其原生样态发生适应性的变迁而衍生为乐器“光邦”。光邦简单易学的演奏技艺和跨境表演的激励作用成为其当代传承的重要因素。随着中缅边境个体互动和文化互动等节日互邀与往来的增多,光邦逐渐跨越国界线,成为掸傣民族共享的节日文化和同源族群情感的纽带。

关键词:

中缅跨境寺院大鼓光邦当代传承

作者简介:

金红: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人类学、民族音乐学。

朱杰:红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

文章目录
·引言
乐器“光邦”的跨境变迁
  • 1.物缘背景下衍生的乐器新样态
  • 2.神缘背景下乐器功能的演变
  • 3.语缘背景下乐器名称的勘定
乐器“光邦”在跨境互动中的当代传承
  • 1.个体互动与简单易学的光邦节奏
  • 2.文化互动与跨境表演的激励作用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