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生态对话视阈下的中国居民环境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3年CSS数据的实证分析

作者:
王晓楠 瞿小敏
出版日期:
2018年10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4576字
所属图书:
中国环境社会学(第四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环境关心、环境行为一直是环境社会学的研究重点,而随着国内外环境社会学实证研究的深入,环境行为意愿被验证与环境行为有着显著的相关,成为架起环境关心与环境行为之间关系的重要桥梁。而目前在实证研究中,把环境行为意愿作为独立因变量的研究颇少。本文基于2013年的中国CSS数据,依据“生态对话”理论框架从物质、观念、实践三个层面,对我国居民环境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环境行为意愿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个体差异性较大。在物质层面上,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环境信息获得越多,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行为意愿越强;在观念层面上,居民对当地环境状况认知越差,环境风险感知越强,环境信念越强,社会信任感越高;在实践层面上,居民的政治参与越多,环境行为意愿越强。

关键词:

中国居民环境关心环境行为意愿

作者简介:

王晓楠:上海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社会学博士,中国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生态与环境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环境行为、风险治理、社会质量等;主要研究成果:《中国公众环境行为逻辑》(专著)、《城市应急管理:流程、机制和方法》(合著)。

瞿小敏:瞿小敏,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助理研究员。

文章目录
·环境行为意愿研究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 (一)“生态对话”理论框架
  • (二)研究假设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及其操作化
·分析与结果
·总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