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作者:
出版日期:
2015年2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9052字
所属图书: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社会福利效应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历经几次大变革: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向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20世纪50年代中期实行农民所有、集体经营的土地制度;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实行高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由农民所有、集体经营转变为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1978年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发地在农村地区产生,之后便迅速推广到全中国。归纳起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土地制度主要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制度和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两个时期。

关键词:

中国制度变迁农村土地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历史回顾
  • 3.1.1 第一次变革(1949~1952年) 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私有的土地制度
  • 3.1.2 第二次变革(1953~1956年) 私有土地联合使用的合作化土地制度
  • 3.1.3 第三次变革(1957~1978年) 集体公有公营的人民公社化土地制度
  • 3.1.4 第四次变革(1978年以后) 集体公有、家庭承包、双层经营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情况
  • 3.2.1 家庭承包责任制度的变迁过程
  • 3.2.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创新与演变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农地流转制度兴起
  • 3.3.1 我国农地流转现状分析
  • 3.3.2 农地流转制度的国内外研究
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的农地征用制度兴起
  • 3.4.1 被征农地出让数量相对值分省比较分析
  • 3.4.2 被征农地出让数量绝对值分省比较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