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海洋民俗发展报告

作者:
王新艳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1372字
所属图书:
中国海洋社会发展报告(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17年,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国人海洋意识的不断增强,海洋民俗的发展呈现四个新态势:海洋民俗的内涵更加丰富;广西北部湾地区与海南潭门成为海洋民俗发展的后起之秀;海洋民俗产业发展迅速,发展空间较大;海洋民俗研究的跨学科现象明显。但是也存在海洋民俗符号的意义阐释不够、区域发展仍不平衡、除海神信仰及祭海仪式外的其他海洋民俗事象发展较弱等问题,需要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逐一解决。未来海洋民俗的发展要与海洋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做到多主体共同参与,深挖、保护与传承齐推进;避免“建设性破坏”与“发展性破坏”;重视并处理好多组关系;加强海洋民俗文化翻译等,充分利用大数据和现代网络技术,促进海洋民俗的发展。

关键词:

海洋民俗海洋文化产业化海洋祭祀

作者简介:

王新艳:(1984~ ),女,山东日照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历史民俗资料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民俗学、海洋社会学、海洋民俗、近现代社会史。

文章目录
2017年海洋民俗发展态势
  • (一)海洋民俗的内涵更加丰富
  • (二)广西北部湾地区与海南潭门成为海洋民俗发展的后起之秀
  • (三)海洋民俗产业发展迅速,空间较大
  • (四)海洋民俗研究的跨学科现象明显
海洋民俗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海洋民俗符号的意义阐释不够
  • (二)各沿海区域对海洋民俗的挖掘仍然不平衡
  • (三)除海神信仰及祭海仪式外,其他海洋民俗事象发展较弱
趋势与建议
  • (一)多主体共同参与,深挖、保护与传承齐推进
  • (二)要避免“建设性破坏”与“发展性破坏”
  • (三)重视并处理好多组关系
  • (四)加强海洋民俗文化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