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2011年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儿童的语言、教育和健康状况分析
作者:
出版日期:
2014年10月
报告页数:
33页
报告字数:
30524字
所属图书: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住户调查(201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0.305-337
龙远蔚
李克强
刘小珉
摘要:
儿童的福祉与健康成长,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义务。满足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开发儿童潜能,既是文明社会的内在诉求,也符合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西部民族地区,保障各族儿童的生存和幸福,促进各族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助于提高本地区人口素质,有利于本地区人力资源的长期开发,从而为地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对于儿童成长,保障健康状况是其基础的生存需求,而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则赋予各族儿童公平、长期发展的机会。另外,在西部民族地区的某些地域,民族语言被广泛使用,考察各族儿童的语言认知和语言掌握情况也是考察西部民族地区人文发展的重要视角。因此,本章将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儿童的健康状况、受教育状况以及语言学习和使用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
关键词:
健康状况
受教育状况
学习状况
各族儿童
语言使用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留守儿童的学习
中国女性受教育状况
甘肃省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分析与预测
中国劳动力的人口及社会特征
加拿大华人的中文学习与文化传承现状研究
西藏的语言发展概况
西藏人口的构成与语言使用的互动
关于拉萨城镇居民语言使用的入户调查
西藏现代化过程中语言使用模式的分析和讨论
东南亚华裔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与文化认同调查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各族儿童概况
第二节 农村各族儿童健康状况
身心健康的主观性认知
青年(15~24岁)饮酒和吸烟状况
第三节 农村各族儿童受教育状况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第四节 农村各族儿童语言使用和学习状况
农村少数民族儿童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知晓率
农村少数民族儿童语言沟通能力
农村少数民族儿童文字读写能力
读中文报和上网情况
语言教育经历
·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