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雷河坝自然村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作者:
晏俊杰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77页
报告字数:
77973字
所属图书: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14卷·村庄类第13卷·长江区域第6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8.506-582
徐勇
邓大才
摘要:
传统时期,雷河坝自然村是一个农业型村庄,村民以家户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村落周边的商品经济发达,农户通过赶场参与市场活动,农闲时节,村民可以到外地挑盐巴、挑煤炭、挑糖等,通过打零工补贴家用。本文从人与土地及其生产能力、产权、经营、交换、分配、消费、继承等方面来介绍雷河坝自然村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关键词:
经济变迁
乡村经济
雷河坝村
作者简介:
晏俊杰:
(1988~),男,汉族,河南省固始县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雄村曹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福岭村陈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俞源村俞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新城村曾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凤岭村刘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雷河坝自然村的由来与演变
雷河坝自然村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雷河坝自然村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雷河坝自然村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雷河坝自然村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人与土地及其生产能力
人与土地的关系
人与生产能力的关系
第二节 产权与产权关系
土地性质及土地类型
土地买卖与土地租佃
第三节 经营与经营关系
家户经营
经营分工
经营关系
市场雇佣
经营与村民行为关系
第四节 交换与交换关系
场镇概况
赶场
市场管理
借钱与邀会
交换关系
第五节 分配与分配关系
产品分配
分配关系
第六节 消费与消费关系
消费活动
消费关系
第七节 继承与继承关系
财产继承
继承关系
第八节 雷河坝自然村的经济变迁
1949年之前的经济形态概况
1949年之后的经济变迁
第九节 雷河坝自然村经济实态
农业经济
家庭分工
场镇经济
商品经济
家庭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