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国家、市场与牧民生计转变:草原生态问题的阐释——内蒙古巴图旗的案例研究
作者:
王婧
出版日期:
2014年9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7957字
所属图书:
中国环境社会学(第二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9.420-428
陈涛
崔凤
摘要:
纵观近十年来牧区现代化进程,国家和市场对牧民生计影响重大。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家推行的一整套现代化制度成为改造牧区的主要力量。从微观角度来看,牧民的放牧方式、牧业技术、生产组织等发生了很大转变。牧民生计逐渐走向另一个极端,成为追求利润的“小牧”,同时也承担着草原退化、沙化带来的环境风险。
关键词:
制度
转变
环境危机
牧民生计
作者简介:
王婧: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干旱下的牧民生计——兴安盟白音哈嘎屯调查
风险社会视角下中国环境运动的个案比较
垃圾复杂适应性
2010——转变发展方式与减贫
推动中国环境保护状况的历史性转变
加快社会管理方式转变的初步研究
努力实现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迈向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在2012年全市社会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治理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组织及其复杂制度环境
社会距离的地位分析
制度、距离与冲突
文章目录
·
导论
·
定居轮牧 草原空间的网格化
·
技术变革 牧业生产的市场化
·
传统嬗变 牧业组织的原子化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