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什刹海街道以“互联网+”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调研报告

作者:
连玉明 朱颖慧 邢旭东 张俊立
出版日期:
2018年7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4079字
所属图书:
北京街道发展报告No.2 什刹海篇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与信息技术紧密联系,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以“互联网+”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和课题。什刹海街道高度重视互联网在社会治理方面的运用,围绕推进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贯彻和落实“统筹集约、条专块统、突出特色”的街道社区信息化建设理念,大力支持和推动“互联网+”与地区社会治理的融合发展,有效地整合了信息资源,扩展了服务渠道,在以“互联网+”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积极成果。本报告通过对什刹海街道以“互联网+”创新社会治理实践进行梳理,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做法,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可为进一步提升街道社会治理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基层治理互联网+社会治理能力全响应指挥调度系统

作者简介:

连玉明:博士、教授。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2001年,创办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科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担任北京2008年奥运功能区发展规划首席规划师、北京奥运中心区环境建设总规划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奥运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顾问。提出的“城市价值链理论”被誉为世界三大竞争力理论之一。代表作为《城市的觉醒》《城市的战略》《城市的智慧》“新城市主义三部曲”等。2014年,创办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任贵阳市委市政府首席战略顾问、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数权法研究中心主任。代表作为《块数据》《数权法》《主权区块链》“数字文明三部曲”和《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1~No.5)等。主编出版的《数典:大数据标准术语体系》和《大数据百科术语辞典》是全球首部全面系统研究大数据标准术语的多语种智能化专业工具书。现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副主席。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称号。

朱颖慧: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城市竞争力评价、城市群与区域一体化、城市公共管理、特大城市人口发展、文化战略、基层党建等方面研究。曾主持多项城市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和咨询。主持了SARS公共卫生安全应急联动机制、奥运期间公共卫生风险防范及应急管理、奥运期间大型商业场所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汶川大地震应急救援、特大城市人口调控指标体系、朝阳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等重大课题研究。主编、出版了《中国城市十一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奥运模式》《中国社会管理蓝皮书No.1》《中国社会管理蓝皮书No.2》《中国社会管理蓝皮书No.3》《中国社会管理蓝皮书No.4》《昆明提升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昆明城市综合竞争力对比研究》等。

邢旭东:

张俊立:

文章目录
关于什刹海街道以“互联网+”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调研背景和目的
  • (一)关于什刹海街道以“互联网+”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调研背景
  • (二)关于什刹海街道以“互联网+”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调研目的
什刹海街道以“互联网+”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工作思路与实践创新
  • (一)什刹海街道以“互联网+”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工作思路
  • (二)什刹海街道以“互联网+”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实践与创新
什刹海街道以“互联网+”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一)在思想认识方面不够全面和深入
  • (二)工作运行机制不够顺畅
  • (三)相关的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 (四)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什刹海街道以“互联网+”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建议
  • (一)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推动社会治理工作的顶层设计
  • (二)不断破解“互联网+”社会治理工作的体制机制障碍
  • (三)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社会治理工作的保障体系
  • (四)以特色项目为抓手提升“互联网+”社会治理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