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农权互保:破解金融支农“痛点”——基于天长市“农权贷”金融产品的调查研究

作者:
韩帅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6页
报告字数:
4259字
所属图书:
天长突破:让土地活起来的农村产权改革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办《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要研究制定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贷款办法,引导农村产权规范流转和交易。然而,农村集体资产权属不明,信用体系建设不全,风险控制模式不灵,导致农民“有地无证融资无据,有产无份抵押无凭,有求无托贷款无信”,农村金融发展阻力重重。为此,天长市以“农权贷”金融产品为突破口,探索“农权互保”方式破解农民贷款难题。具体而言,以农村资产权属认定为先导,放活资产收益权,盘活农民财产权,育活农村信用权,开辟了多权之间价值互利、价格互保、风险互担的金融服务新路径,进而落实了农民财产权利,激活了产权金融功能,重塑了农村信用体系,升级了金融支农模式。

关键词:

调查研究农权互保金融支农“痛点”“农权贷”金融产品天长市

作者简介:

韩帅: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

文章目录
“两权”互利,活化用益权,农民架起“等值线”
  • (一)握权在手,从“以物质押”到“用权抵押”
  • (二)用权有方,变“小额贷款”为“灵活贷款”
  • (三)带权准入,化“单一组合”成“多权融合”
“三级”互评,量化财产权,农权配备“保价险”
  • (一)村民估算,为资产“定价”
  • (二)银行核算,给农权“开价”
  • (三)政府验算,帮抵押“计价”
“四维”互信,强化信用权,农贷装配“安全阀”
  • (一)政府出资强担保,撑起“权益保护伞”
  • (二)村民互助提授信,延伸“诚信价值链”
  • (三)村委严把守诚信,共建“村民信用库”
  • (四)银行查验定信用,合筑“信用共同体”
权利发力,融通资源,铺设支农“远航线”
  • (一)激活产权的金融功能是发展支农金融的基础
  • (二)多维度构建农村信用评级是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的关键
  • (三)做好支农金融风险管控需引入民间道德约束
  • (四)支农金融的发展需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担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