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农业治理转型——基于皖南平镇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分析

作者:
冯小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5417字
所属图书:
华中村治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4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首先关注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农业治理转型的问题。其次,本文以皖南平镇为个案,描述了政府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中,基层政府对乡村原有的农业经营模式进行的强制性干预。再次,本文分析了歧视性政策干预前后农业经营主体结构的变化,探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产业体系和农业治理方式的“倒逼”。最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反向社会驱动力对于地方政府转变农业治理方式的“倒逼”,以及对农业治理制度变迁的推动。
关键词:

企业化基层政府新型农业农业治理

作者简介:

冯小:冯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转型和农村发展与乡村治理变迁。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农业经营主体变迁的两个阶段:皖南平镇个案
  • (一)诱致性变迁:土地自发流转与“中农”的兴起
  • (二)强制性变迁:政府推动土地流转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产业体系的“倒逼”
  • (一)农业经营主体的一元化:“挤出”中农与小农
  •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反向驱动力:“倒逼”生产服务体系的变革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治理方式的“倒逼”
  • (一)基础设施成本的国家化:民间水利的崩解
  • (二)农技服务体系的“马太效应”:扶大不扶小,扶强不扶弱
  • (三)社会治理任务的激增:调解大户与小规模农户的矛盾
  • (四)惠农资源的歧视性分配:博弈集团的生成
·结论与讨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反向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