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国家干预与农业转型
作者:
龚为纲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7701字
所属图书:
华中村治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4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5.191-212
摘要:
本文关注国家干预与农业转型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引入“农业治理转型”的概念,分析了当前的国家干预与农业资本介入转型的关系。其次,本文在梳理农业税费改革以来国家层面干预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南平晚县的地方经验,并介绍了农业结构转型与农民分化的情况。最后,本文对考察结果进行反思,讨论了国家干预与农业转型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
关键词:
农业转型
家庭农场
国家干预
资本下乡
农业治理
作者简介:
龚为纲:
龚为纲,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结构和国家治理。
相关报告
推进小农经济再造
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
农业转型过程中农民经济行为的主体性实践——以一个三十年移民村庄为例
发达地区的农业变迁和政府干预——对上海郊区家庭农场的调查
农村商品关系的扩展:农资市场的变迁
资本下乡的社会困境与社会基础
中国农业转型中的国家角色
下乡资本在农业中的积累路径
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政策——国家福利功能的演变及启示
发达国家住房政策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文章目录
·
问题与进路
宏观政治—经济体系:农业治理转型
(一)农业治理转型的经验内涵
(二)农业治理转型的三层机制分析
(三)农业治理转型与农业结构变迁
国家层面的农业干预
(一)国家对农业干预的表现形式
(二)项目化动作类型
地方经验:湖南平晚县的农业转型
(一)地方情况简介
(二)粮食安全项目与家庭农场的兴起
(三)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运作与工商资本下乡
农业结构转型与农民分化
(一)平晚县农业转型概况
(二)非均衡的项目补贴与农民分化
(三)政府干预与农业项目补贴的中农瓦解效应
·
总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