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农业转型中的国家角色
作者: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8019字
所属图书:
资本下乡:中国农业转型的双重路径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2.172-193
陈义媛
摘要:
本文主要从地方政府的角度讨论资本下乡过程中的国家角色。本文首先介绍了平晚县的地方财政和主要的项目情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和公司经营土地的原因。同时,本文还从企业的“政治任务”角度出发,讨论了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机制,即企业协助地方政府完成“双季稻种植示范片”、“高标准农田改造示范区”、“机械插秧示范片”等项目任务,地方政府则尽可能为企业提供扶持政策和补贴。本文的重点在于展现在千家万户的小农户未被组织起来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在实施项目时难以与小农户对接,只能与企业合作,从而使企业在项目制的背景下得到进一步壮大的机会。
关键词:
农业转型
资本下乡
项目制
国家角色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农村商品关系的扩展:农资市场的变迁
国家干预与农业转型
资本下乡的社会困境与社会基础
下乡资本在农业中的积累路径
镶嵌与博弈:项目制的生成与运行逻辑
国家治理转型中的基层政府行为变迁——对冯猛论文的评论
领导小组如何推动项目制在地方层面的落实?——以N市“白河整改”项目为例
导论
项目制:一个“控制权”理论视角
评论 从控制权理论看项目制:解释力及其边界——对《项目制:一个“控制权”理论视角》的评论
文章目录
项目制与地方财政
(一)“产粮大县”的竞争:龙头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合作
(二)项目落地: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合作
行政化的土地流转与市场化的土地流转
(一)行政化的土地流转:地方政府的介入和推动
(二)市场化的土地流转:公司主导的土地流转
企业的“政治任务”与政府扶持
(一)“政治任务”与政治资本
(二)从项目中获益:“政治任务”以外的项目运转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