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小母牛”的思、行及本土化
作者:
章一琪
易晓华
出版日期:
2016年3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30540字
所属图书:
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03.135-169
康晓光
冯利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国际小母牛组织进入中国30年,经历了什么样的历程,特别是,她是如何思考、行动的?她是如何面对本土化这一议题的?其中的来龙去脉,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否遇到不适?又是如何处理和应对的?
关键词:
贫困家庭
乡村发展
小母牛
社区合作
作者简介:
章一琪:
易晓华:
相关报告
体制限制与空间拓展:以国际小母牛组织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为例
我国社区发展与社区合作
村落环境治理的传统机制缺失——来自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
我国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就学问题的社会政策
城市贫困单亲家庭中的青少年
广州市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研究报告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教育扶贫:社会组织能做点什么?
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对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中降低成本策略的评估
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问题与需求研究
文章目录
十二基石
1.员工的感悟、认同与归属感
2.与中国农村社区价值观相融合
3.选择理念相同的合作伙伴
靠政府,但不受制于政府
1.打“政府牌”
2.项目模式跟随政策变化
3.下决心独立注册
将农户和社区价值放在首位
1.尊重受益者意愿
2.尊重社区需求
本土募款
1.建立香港筹资办公室
2.向政府筹资要配套资金
3.与企业开展定向合作
4.向公众募款
本土员工“说了算”
1.与国际总部的关系
2.本土机构从理事会到项目办全是中国人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