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体制限制与空间拓展:以国际小母牛组织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为例

作者:
陈太勇 ChenTaiyong
出版日期:
2011年9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7879字
所属图书:
中国非营利评论(第八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国际小母牛组织是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NGO之一,其项目特点是以赠送牲畜和培训技术为切入点的扶贫和社区发展。进入中国后,小母牛组织也和其他国际NGO一样面临一些生存和发展限制,但通过清晰的分析和界定所遇到的环境差异和体制限制,积极主动调整策略和工作方法,小母牛组织得以应对差异、突破限制、争取生存和发展空间,与政府和社会形成良性互动,拓展了项目规模和影响。

关键词:

策略国际NGO限制小母牛

作者简介:

陈太勇:陈太勇,国际小母牛组织中国主任。

ChenTaiyong:

文章目录
·引言
体制差异对小母牛的影响
  • 1.官本位惯性使得组织的工作理念常被误读
  • 2.行政行为不确定影响项目进展
  • 3.体制差异导致组织注册坎坷
小母牛的空间拓展策略
  • 1.从多方面理解和尊重政府
  • 2.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激励措施
  • 3.广泛积聚多方面资源
  • 4.通过项目合作对政府和伙伴单位产生和传递影响
  • 5.通过宣传扩大影响
小母牛的空间拓展效果
  • 1.社会与政府的认可度明显提高
  • 2.项目领域不断拓展,资源规模明显提高
  • 3.成功注册,身份合法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