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寻找消失的信任——兼与《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著者Tang,W.F.先生商榷
作者:
曾少军
出版日期:
2009年6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9622字
所属图书:
中国非营利评论(第四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6.231-242
王名
摘要:
我利用赴台学术访问之暇拜读,刚好在返回的班机上掩卷。作为一本研究当代中国公众政治态度与政治行为形成及中国公民社会发展作用的著作,对于刚刚从台湾这个到处听到“多元”、“民主”的华人社会回来的我而言,还是颇有启发与新意的,它使我在阅读之时和之后,反复思考如下问题:民主与专制的真正利弊,NGO的生存空间,媒体控制与民众监督的关系,信任之于民主的作用,知识分子对于政治的爱恨情仇。
关键词:
中国
公民社会
民意
作者简介:
曾少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副研究员,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相关报告
网络互动:公众与政府沟通的快速通道
上海的世博记忆及绿色遗产
民意回应之困:官民矛盾的爆发与治理
2014~2015年黑龙江省社会形势民意调查报告
2019年陕西民生舆情研究报告
国际NGO在中国
代跋 中国期待社会转型
转型国家的公民社会:中国的社团
中国城市社区的公民社会建设:一条新路径的考察
从生活世界到公共领域:哈贝马斯公民社会理论的话语基础
文章目录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