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从生活世界到公共领域:哈贝马斯公民社会理论的话语基础

作者:
马剑银 MaJianyin
出版日期:
2011年3月
报告页数:
31页
报告字数:
31909字
所属图书:
中国非营利评论(第七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哈贝马斯的公民社会理论以生活世界和公共领域两个关键词作为基础,生活世界是他的“世界观”,生活世界不同于包括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与主观世界在内的现实世界,它的再生产是公民社会产生的土壤。公共领域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达成一定共识而进行的一系列理性论辩过程所组成的沟通网络,公共领域不是“实体”,既非建制,也非组织;既非规范结构,也非系统;公共领域的激活是现代公民社会运作的前提条件。理解哈贝马斯的公民社会理论,也必须从这种话语基础出发。

关键词:

公共领域公民社会生活世界哈贝马斯

作者简介:

马剑银:法学博士、公共管理学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非营利评论》副主编,公益慈善与非营利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与社会理论、比较法文化、立法学与公共政策、国家与社会关系、公益慈善—非营利—社会组织法制等。

MaJianyin:

文章目录
·公民社会的根基 生活世界与系统的分化
·从市民社会到公民社会 公共领域社会基础话语转换
·激活公共领域 填补现代社会民主赤字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