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地方创新重构美国经济地理版图

作者:
苏宁
出版日期:
2015年1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0590字
所属图书:
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创新城区的崛起:美国创新地理的新趋势》研究报告为基础,探讨“创新城区”这一新概念的发展状况及主要特点。文中重点分析了创新城区与传统创新区的主要区别,归纳创新城区的主要内涵、发展模式、动力特征以及相关创新城区发展的主要路径和举措,并对中国相关城市的创新区域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美国城市更新科技政策创新城区

作者简介:

苏宁:本书副主编,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国际城市比较。

文章目录
·创新城区的发展概况
创新城区的类型
  • 1.“支柱核心”(Anchor Plus)模式
  • 2.“城市区域再造”(Re-imagined Urban Areas)模式
  • 3.“城市化科技园区”(Urbanized Science Park)模式
创新城区的作用
  • 1.创新城区通过整合、平衡经济体系中的不同力量,增强了城市与大都市区促进就业的能力
  • 2.创新城区有助于增强企业家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创造的关键性作用
  • 3.创新城区能够在贫困与社会失衡加剧的当下提供质量更高、更具可得性的就业机会
  • 4.创新城区能够减少碳排放,并促进更为紧凑的居住与就业空间形态
  • 5.创新城区能够帮助城市与都市区提高税收收入,促进收支平衡
创新城区的构成要件
  • 1.经济要素(Economic Assets)
  • 2.物理空间要素(Physical Assets)
  • 3.网络要素(Networking Assets)
推进创新城区发展的主要措施
  • 1.建立创新领导层的合作网络
  • 2.设定发展愿景
  • 3.吸引人才与技术
  • 4.推动包容性增长
  • 5.确保资本的可得性
创新城区对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启示
  • 1.创新功能与城市功能的空间融合值得高度关注
  • 2.关注“支柱核心”性创新机构在城市区域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
  • 3.重视远景规划对创新区域的引领作用
  • 4.以创新城区建设推动城市传统区域的综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