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微博时代的集体行动——解读“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

作者:
杨培
出版日期:
2012年1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5652字
所属图书:
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11年春节,一场通过微博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以下简称“随手拍”)行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该行动号召全国网友拿起手机、照相机、摄像机,看到乞讨的儿童就拍下来,并公布在网上。由于建嵘开通的“随手拍”微博受到网友、媒体、人大代表、明星、政府等关注,一时间,全民加入街拍行列,短短两周的时间,“随手拍”上关注解救乞讨儿童的话题超过46万条,网友在各地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超过2500张,粉丝超过9万人。3735332011年的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于弱势儿童群体的议案、提案数量也刷新纪录,有关儿童福利的提案至少有19个。37353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讲话,指示相关部门做好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从民政部、公安部,到地方政府,都给予流浪儿童、拐卖儿童现象高度的关注并实施了积极的解决措施。目前,“随手拍”的粉丝数量已超过21万人,“随手拍”成为微博世界里集体行动的新星。
关键词:

集体行动“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微博时代

作者简介:

杨培:

文章目录
·集体行动的因素:结构性紧张
·集体行动的因素:一般性信念及触发因素
·行动动员:解救乞儿微博成立
·资源动员
政治行动空间
  • 1.行动初衷符合国家政策
  • 2.政府的理性支持、积极应对保证了行动的合法性
集体行动的关键:微博强劲给力
  • 1.选择“人气”聚集地
  • 2.担当意见领袖
  • 3.建立激励机制
  • 4.明星名流引发“蝴蝶效应”
反思
  • 1.网络集体行动的持续性有多久?
  • 2.网络集体行动的风险如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