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微博时代的集体行动——解读“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
作者:
杨培
出版日期:
2012年1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5652字
所属图书:
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1.369-388
康晓光
冯利
摘要:
2011年春节,一场通过微博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以下简称“随手拍”)行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该行动号召全国网友拿起手机、照相机、摄像机,看到乞讨的儿童就拍下来,并公布在网上。由于建嵘开通的“随手拍”微博受到网友、媒体、人大代表、明星、政府等关注,一时间,全民加入街拍行列,短短两周的时间,“随手拍”上关注解救乞讨儿童的话题超过46万条,网友在各地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超过2500张,粉丝超过9万人。
373533
2011年的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于弱势儿童群体的议案、提案数量也刷新纪录,有关儿童福利的提案至少有19个。
37353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讲话,指示相关部门做好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从民政部、公安部,到地方政府,都给予流浪儿童、拐卖儿童现象高度的关注并实施了积极的解决措施。目前,“随手拍”的粉丝数量已超过21万人,“随手拍”成为微博世界里集体行动的新星。
关键词:
集体行动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
微博时代
作者简介:
杨培:
相关报告
劳动权益受损与行动选择研究:两代农民工的比较
集体行动研究:理论范式演进与思想发展
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与农民工职业病维权的蜂巢行动主义困境——以深圳“尘肺门”为例
政治参与与制度合法性:人为什么会变“坏”——来自华中J村的田野个案
政治机会结构变迁与农村集体行动的生成——基于环境抗争的研究
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
群际不平等条件下农民工三种行为倾向的研究
英雄伦理与抗争行动的持续性——以鲁西农民抗争积极分子为例(2008~2009)
新的区域性劳动风险调控
法国的职业关系、调控和集体行动
文章目录
·
集体行动的因素:结构性紧张
·
集体行动的因素:一般性信念及触发因素
·
行动动员:解救乞儿微博成立
·
资源动员
政治行动空间
1.行动初衷符合国家政策
2.政府的理性支持、积极应对保证了行动的合法性
集体行动的关键:微博强劲给力
1.选择“人气”聚集地
2.担当意见领袖
3.建立激励机制
4.明星名流引发“蝴蝶效应”
反思
1.网络集体行动的持续性有多久?
2.网络集体行动的风险如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