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于社工在广州某精神病院介入一位强迫症患者的实务反思。首先,本文描述精神病院这一专家权力掌控的“全控机构”,凸显全控机构下日常生活实践的碎片化特点。而精神病院既是住院康复精神病人主体性展现的空间,也是社工同理与接纳个案的理想平台,为探讨日常生活实践充权的可能性创造了条件。其次,本文反思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的过程,重新理解案主日常生活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行为的意涵,从中笔者不仅认识到案主本身的主体性力量和其中存在的充权的可能性,也认识到日常生活实践对实现社会工作者同理与接纳的重要意义。这提醒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要时刻反思如何激发案主的主体性,实现其自我认同与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