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企业生产率、职工素质与教育/培训
作者:
曲玥
出版日期:
2010年7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1691字
所属图书: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7.225-239
王美艳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态势。我们在赞叹这一成就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和寻求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国曾经是拥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我们劳动力数量和成本上的优势来获取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动力。而随着城市工业化的进行所带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现代部门转移殆尽,中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刘易斯转折点,这时劳动力数量优势将会削弱,同时工资和劳动力成本也快速上涨。这样我们就无法继续依赖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来支撑今后的经济增长。我们认为,在这种劳动力的供给由无限到稀缺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用劳动力的质量替代其数量优势,并以职工人力资本水平的改善所带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弥补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成为支撑我们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
教育
培训
职工素质
企业生产率
作者简介:
曲玥: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人力资本与就业。
相关报告
机器人替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和创新能力的影响
培训
就业与培训:消除贫困与达成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就业政策的回顾与分析
促进妇女村民代表参与基层民主管理水平的催化条件——以黑龙江省宁安市项目村培训为例
农民工人力资本培训评估导论
农民工人力资本培训评估研究设计
培训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方式——“光明网”专访吕德伦
培训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方式——“光明网”专访吕德伦
保障合法权益,引导有序转移
Afterword Policy Considerations on Rural-urban Migrants:Balancing Legal Rights and Social Order
文章目录
劳动力总量与劳动力成本
(一)劳动力总量增长放缓
(二)工资快速上涨
劳动生产率增长及人力资本的回报
(一)劳动生产率增长强劲
(二)人力资本对劳动生产率及收入的作用机制
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拉动
(一)教育与劳动生产率——个人的角度
(二)教育和劳动生产率——企业的角度
(三)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
·
结论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