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作者:
出版日期:
2014年7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1441字
所属图书:
社会改革与社会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7.189-210
李培林
摘要:
社会治理通常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力量在内的行为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曾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迅速清除各种丑恶现象和社会顽疾,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并通过平抑物价、实行充分就业、保障基本生活物品供给、加强社会治安等管理举措,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社会生活秩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整个社会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城乡关系等领域,也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涉及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初步形成了既充满活力又相对有序的社会治理局面。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社会治理方面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原有的政府统管一切的社会治理方式,在许多方面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社会治理规律,更新社会治理观念,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形成社会治理的新格局。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一项突出任务,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一个新重点。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社会治理
社会流动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
前程似锦还是南柯一梦——在大陆大学就读的台湾学生
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概述
农民阶层与群体分化
宁波市社会流动背景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社会流动、公平与招聘政策
性别、阶级与城乡重合的身份和社会流动——以小型餐饮业为例的研究
韩国的社会阶层和社会流动
失业与美国社会流动
文章目录
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特征
1.我国原有社会治理体制的主要特征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取得的成就
·
社会巨变对社会治理体制提出的挑战
当前我国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社会流动加快,治理好巨大流动人口任务繁重
2.城镇化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引发的矛盾冲突持续增多
3.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非公有制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关系紧张问题突出
4.农村基层财政力量薄弱,一些地方的基层干群关系需要理顺
5.基层治理体制发生变化,需要重建把问题化解在基层的机制
6.收入差距扩大,分配不公问题成为引发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
7.群体性事件问题突出,各种新型社会风险需要高度重视
8.社会转型加速,社会治安面临的问题日趋复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举措
1.完善社会治理的格局,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2.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处理好维权与维稳的关系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城乡社区建设成社会治理新的基础
4.发展专业化的社会治理人才队伍,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5.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注重防范新型社会风险
6.抓住当前的突出矛盾,有步骤地解决一批历史遗留的社会问题
7.发展壮大社会组织,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8.完善社会治理的法律体系建设,强化社会治理中的依法治理
9.认真总结地方经验,完善社会治理创新的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