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河南省舆论焦点事件分析报告

作者:
殷辂
出版日期:
2013年1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9563字
所属图书:
2013年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摘要:
舆论焦点事件并非简单的传播问题,它的产生是有其社会背景的。事件本身的冲击性和社会矛盾的现实存在是构成舆论焦点事件的两大要素。2012年,在河南省发生了“法官眼花判错案”、“持枪威胁记者”、“永城官员强奸幼女”等事件,这些事件虽然是孤立的,但却折射出社会存在的问题及其风险。从舆论焦点事件的应对来看,积极应对成为主流,应对之术有所提高,但应对之本却有待于确立。依理互动,显现本有的是非曲直,是善治的主要内容,也是应对舆论焦点事件、化解社会矛盾的根本所在。只有恢复了根本,应对之术才不会用在邪处,应对能力才会真正提高。
关键词:

事件舆论焦点应对之道

作者简介:

殷辂:

文章目录
2012年河南省典型性舆论焦点事件简述
  • (一)“法官眼花判错案”事件
  • (二)“上蔡铲苗”事件
  • (三)“持枪威胁记者”事件
  • (四)“南阳平坟”事件
  • (五)“永城官员强奸幼女”事件
  • (六)“老人不满强征跳楼身亡”事件
  • (七)“小偷逃窜遭击毙”事件
2012年舆论焦点事件的特点及事件折射出的社会风险
  • (一)事件本身的冲击性和社会问题的现实存在是构成舆论焦点事件的两大要素
  • (二)舆论焦点事件爆发的强度与烈度较大,与诉求及资讯的堵塞形成鲜明的对比
  • (三)舆论焦点事件的涉官性非常突出
  • (四)舆论焦点事件的持续性相对以往有所缩短,“断头新闻”现象开始显现
舆论焦点事件应对能力的总体分析
  • (一)集体为个体行为买单、个体绑架部门机构的情况减少,但刻意维护“整体”形象的问题依旧存在
  • (二)“舆论焦点事件”的衍生现象减少,但回避倾向依旧存在
  • (三)“舆论公关”、“危机公关”意识增强,但依力不依理的现象依旧存在
善治理念下舆论焦点事件的应对之道
  • (一)去除管制、驾驭思维,依理应对、还原真相、彰显公道,以提升政府公信力
  • (二)保持诉求渠道的畅通,将维护稳定转化为消除社会矛盾的动力
  • (三)实现舆论与公共部门的公开互动,去除政府形象被个体挟持的现象